顶级投资人:存钱是最好的投资

2020-07-24 书籍 31
Getting your Trinity Audio player ready...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世界的“能源财富”在不断增加,但这并不是因为世界上的能源总量在增加,而是因为等量的能源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花钱和存钱的道理也是如此。

 

 

 

投资的确有可能带来财富,但是能带来多少、能持续多久,始终存在未知数,所有结果都笼罩在不确定性当中。

 

 

 

存钱则不同,它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部分。

 

 

 

如果你把财富积累看作是一个受自己勤俭节约和效率提升的习惯所控制的过程,你的财富前景就会变得清晰。

 

 

 

所谓花钱效率的提升,就是学会用更少的钱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每月在食物上花多少钱会让人活得健康、充实?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数字。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同样的1000块钱餐费,放在不同人手里,你会吃到不同的东西、收获不同的能量,从而达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约翰·邓普顿回忆,他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就是从结婚起就和妻子约定,存下每月收入的50%,这在他的佣金收入特别低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对原则的坚持,成了他创办投资公司的关键。

 

 

 

他相信,存钱可能看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不存钱给你带来的困难会更多。

 

 

 

沃伦·巴菲特还是报童的时候就开始存钱,他认为自己变富有的秘诀就是: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而比尔·盖茨在创立微软后不久,就表示自己“想到了一个保守至极的办法,那就是要在银行里存足够多的钱。这样一来,即使公司没有了任何收益来源,我们也支付得起员工一年的工资”。

 

 

 

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物质需求,而当这些需求被满足后,人们就会上升一个层次,去追求生活的舒适性。

 

 

 

当舒适性也得到满足后,人们又会去追求兼具舒适性、娱乐性和启发性的事物了。

 

 

 

但当消费超越了最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水平后,它在大体上便成了虚荣的自我的反映,一种通过花钱向人们展示你有钱的方式。

 

 

 

如果是这样,增加财富最有效的方式就不是提高个人收入,而是培养我们的谦逊之心。

 

 

 

当你把存款定义为虚荣的自我和收入之差时,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收入不低的人很难存下钱来,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和自己想要尽情炫耀并与其他炫富者攀比的本能抗争。

 

 

 

那些能长期管理好个人财富的人,并不一定有着多高的收入,他们只是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从而更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储蓄率。

 

 

 

当你不再关心别人怎么看你,你的欲望自然就会减少;欲望减少,开支自然就会减少。

 

 

 

 

 

 

 

人们为了什么而存钱?

 

 

 

有人为了还房贷或者买车,也有人是在为以后的退休生活而未雨绸缪。有目标很好,但存钱并不一定要为了日后做什么。

 

 

 

为存钱而存钱,本身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方式。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都符合预测的世界里,那么只为日后做什么、买什么而存钱的行为是合理的,但生活并不是这样。

 

 

 

存钱的目的可以是防止意外,也可以是让你在时间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

 

 

 

当你有一笔没有特定用途的存款时,你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你有底气一直持币等待,也可以随时将这笔钱投入使用。

 

 

 

这笔存款为你带来的最重要的财富,是对时间的灵活掌握。

 

 

 

试想如果你现在没有工作,也没有多少存款,你就不得不接受那些不够好的机会,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你就可以等待更好的机会降临。

 

 

 

有了存款给你的时间灵活度,你会有更大的余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寻找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作;你会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更慢的生活节奏,用一套不同的理念来考虑生活。

 

 

 

 

 

 

 

《金钱心理学》把有一定收入的人分为三种:会存钱的人、认为自己存不下来钱的人以及认为自己不需要存钱的人。

 

 

 

书中强调,在时间和选择方面的更大控制权,是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通行货币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存钱。

 

 

 

能赚取丰厚的收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自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

 

 

 

存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在金钱收支公式的两端,你并非只能在“收入”一端努力,“支出”是你拥有更多掌控力的地方。

发布评论

隐藏
变装
Home 菜单 视频 Time 音悦